墓地经济,正成为一门死不起的生意

2022-04-05 10:13:07 作者:巨丰财经

又到一年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古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

踏青、赏花、吃喝玩乐,这是现代游人眼中的清明。

烧香、鸣炮、上坟祭拜,这是恪守祖训者心中的清明。

那么,生意人呢?他们的清明又会是什么样子?

1、清明是一门大生意

商人天生逐利,在他们眼中,清明看来就剩三件事--生意、生意、还是生意。

清明最重要的习俗,是祭拜先人,在广东地区叫拜山。每逢清明节,乡间地头,坟前坟后,就香火鼎盛,炮竹震天,于青山绿水间,是一番独有的风景线。

没错,这是后人们在集体祭拜他们的祖先。

拜山必备的物品,离不开香烛、纸宝、鞭炮,这是城市或许已经很少见,但在乡下地方,依然是一门常年不衰生意。

(乡镇香烛店来源:百度)

不过,与这种绵延千年的小生意相比,现代商人已经玩出新的高度,这种生意首推墓园服务。

说起它,就不得不提香港。

港人一脉承袭了旧时岭南地区传统,虽然被英国管治长达百年,但中间未因为政治、人为等因素遭到破坏,至今仍然笃信风水,对于死亡、墓地、朝向等都非常讲究,也非常忌讳。

(来源:百度香港墓地)

有需求有生意,需求越大,生意就越大。香港本来就人多地少,经济又异常发达,因而催生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市场,加上是中国最先接触世界先进模式的地方,墓园服务业早已取代中国传统的土葬,因此墓地、龛位的需求非常强劲。

举个例子,屯门思亲公园是专门放置骨灰盒的私人坟场,园内有一面墙,每个龛位要价20-42万,要知道,每个龛位只有0.04平米,也就一包纸巾那么大,折算成“房价”,每平米要1000万,这个数就是在房价高出天际的香港,也可以买一套千尺豪宅。

这面墙一共有250个龛位,朝向不同、位置不同、上下层级不同,价格就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朝向,价格也有不同,因为会因应市场的需求波动,像极了商品房。

最正中的一层,是C位,朝向好,祭拜也方便,当然要价最高,要42万,是绝对的“楼王”。最高一层,方便性欠缺,但也可以卖到29万,最低一层,稍显不吉利,从风水上说,属于千层压顶,但即便如此,也能够卖到25万,和楼层中处于边角的位置的单位差不多。

平均算下来,每个龛位的平均“楼价”35万,整面墙的总“市值”去到7000万元,这要放在三线城市,那都可以买一栋商品房了。

难怪香港经常感叹:在香港,住不起,也病不起,更死不起!

如果没有相当的财力,搞不好在香港真的会“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让先人长眠,由传统的土葬过度到现在的安葬方式,其实也算是一种进步。

2、顶级玩家

与香港天价墓地相比,国内的情况并没有便宜多少,尽管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按照现在价格的走势,相信未来,未必不会赶超香港。

就拿国内第一大城市上海来说,均价去到6万元,最高上到30万元;北京市要低一些,最低消费1万元,但最高也去到9万元;而同属岭南地区的广州,习俗相似度最高,价格也不低,均价在10万-12万元,最高也要20万元。

其他的省会城市,虽然较这些大城市要低,但基本也是万元起跳,真的可以说,生要为一片瓦奔波,死亦要为一块坟操心。

(来源:法制晚报)

还真别说,有商家甚至已经玩到了资本市场。要说清明节纯正血统的概念股,一定离不开福寿园。

可能大家对殡葬服务都有点排斥,单看盈利能力,这却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毛利率62%,净利率38%,ROE15%,一年营收23亿,净利润9亿,这“死人财”发的是风生水起,多少上市公司要被它撂倒。

(福寿园利润率来源:choice)

而且,这个生意的现金流是出奇的好,从传统的道德层面讲,为了让先人入土为安,后人再不济,都不会也不能欠“墓租”!再说了,能够享受墓园服务的人,都不像差钱的人。

在商言商,墓园/墓地确实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因为受到的规限非常多,传统的道德约束、政府的管制、土地资源的紧张、地价的高企,林林种种,注定了它的这个特性。

从需求上讲,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呈现由传统土葬向墓园安葬方式的转变,加上中国人口太多,老龄化会越来越明显,这种转变还有漫长的进化时间。墓园生意可能不好摆上台面讲,但确实是一个处于成长赛道的行业。

(中国大陆 65 岁以上人口及占比来源:华金证券)

(中国大陆死亡人数预测来源:华金证券)

赚钱的生意,若不是政府钦点,享受独特的行政性垄断地位,必定会出现抢生意的竞争对手,殡葬行业正是这样,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而且还不乏上市公司,例如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业务模式类似,盈利能力也相差不大,不同的是起家省份,以及各自所占据的山头,按体量算,福寿园领先于其他三个,其他三个则相差不大。

(可比公司营业收入情况(百万元)来源:华金证券)

(可比公司净利润情况(百万元)来源:华金证券)

近年,由于墓地价格高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殡葬生意模式,例如选择在附近的小城市购买骨灰安置点,这就是所谓的骨灰房,外观上看,它与正常住宅公寓差不多,每层大约20-25户,每户面积20平到50平。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就有这么一个小区,都是全黑窗户,门口悬挂着大红花、还有写着“某氏祠堂”的牌匾,里面“入住”三千多个家族,有近10万个骨灰盒。买家可以购买这里的房间,然后将过世的亲人安排“入住”,面积大的房间可容纳上千个骨灰盒,算下来可以存放好过世族人了,真的可以说是了却身后事。

更有意思的是,该小区的骨灰房已售罄,地块所属的村子还因此获得10亿元收入,每户村民还分到了10多万元,正够绝的。

只是不知道,路过这个小区的人,心里会泛起阴影。

3、尾声

相比于墓园、殡葬服务,现在科技的赋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人们更是脑洞大开。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云扫墓服务了。

(云扫墓来源:百度)

单听这个名称,就已经科技感爆棚,从需求的角度看,也是十足的有诚意,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疫情反复,很多地方都收紧了防疫措施,清明节这种容易引起人群聚集的节日,更是成为重点防疫对象。能够足不出户,线上完成祭拜祖先这个千年传统,便利性就不用说了。透过IT技术,各种场景、朝向、碑文、香烛设置,那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不怕他做不出,就怕你想不出。

不过,这门生意究竟能做成怎么样,现代科技VS千年传统,是否真的有相通的地方,又是否真的能碰撞出火花,我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因为在所谓的科技面前,相信大部分中国人还是讲求传统,讲求实物,讲求仪式,就如横跨整个中国,都要回家过年一样,祭拜先人这种重要的事情,隔着个手机屏幕就能搞定,总觉得差了点东西。

清明节绝不是中国特有,世界各地都很多,只不过叫法、形式有所差别,这是人类共通的对生命延续的态度。

即使时代在不断向前,科技、观念不断变化,我相信清明节这种已经绵延千年的古老传统,也不会消失,中国人依然会恪守最古老的仪式,去追思先人,去传承血脉,不管是感谢先人点燃生命之火,还是祈求先人的保佑,又或者是纯粹精神寄托的需要,再或者是对神灵、对生命的敬畏。

而现代商业的发展,生意人的各种脑洞大开,会令清明节变得更有意思。

(来源:格隆汇)

相关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