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辟谣:2000万年薪、研发落地北京均非事实
7月23日下午,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个人微博上回应此前网上热议的小米汽车研发落地及高薪引进人才等话题。他表示:“以上所有均非事实,一切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大家转而告知切勿轻信。”
他在评论中回复:“我是忍了好几周了每周都有新发现,连造车秘密基地都冒出来了。”
热评第一条是”化爷,200万求内推“。2000万没有就200万,不管是真是假,诱人的高薪传闻显然已经极大地引爆了网友的讨论热情。
此前多城“争抢”小米落地的传闻引起热议。早在3、4月份,就有热心网友在武汉、西安留言板上留言,希望自己的城市积极争取小米造车项目。3月31日,武汉在留言板回复:“该区高度重视小米官宣造车事件,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争取合作可能性。”;4月9日,小米宣布造车不到十天后,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回复:“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持续紧密对接“小米造车”项目。”
而小米汽车以高薪“争抢”人才的形象也早已通过各种小道消息深入人心。36氪曾报道小米的股票激励计划,称小米汽车有独立期权,如果未上市,员工则可将汽车公司期权,按照新车发布、50万年销量、100万年销量等业绩节点,逐步兑换成同等价值的小米股票。同时,其给自动驾驶规控负责人开出了高价,“年薪总包最高能给到2000万人民币,不过需要雷军签字”。
在手机市场就是插班生的小米,如今又想插班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为何小米汽车这么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就引起了如此热议?
除了手机公司转型智能汽车在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机视觉处理团队方面有一定优势, 又有很多人信任小米的品牌价值、硬件和供应链实力。
在小米3月份宣布造车时,雷军认为小米进军汽车领域有以下三个优势:小米有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小米拥有 1 万多人的工程师团队;小米有全球第三的手机业务作支撑。
36氪此前曾报道,有接触到雷军的行业人士称,“雷军打算以BOM(硬件物料成本)亏10%的方式进入(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