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证监会监管链 上股交区块链建设先行先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盛波)在过去,“区块链”一词与“比特币”联系紧密,事实上,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如今,区块链技术已经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监管中展开了试点。
28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股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股交区块链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已能够实现全部业务数据上链,并成功与证监会监管区块链实现连通对接。上股交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马小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证监局相关人员等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上股交先行先试区块链
上股交在获证监会批准成为首批区块链建设试点单位后,配备了雄厚的业务及技术团队力量,联合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共同推进与证监会监管链的对接与交互。
上股交基于同济区块链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梧桐链,发挥区块链防丢失、防篡改、可追溯、易扩展等特点,创新性的运用梧桐链的智能合约和UTXO技术实现数据上链,确保申报数据与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与完整性;基于跨链技术规范,实现与监管系统的互操作性,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能够实现资源集聚和资源共享,缓解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局面,弥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不足的现实,并解决资本市场业务流程冗长、业务操作成本过高、多重监管且标准不统一以及存在中心化信任架构等问题,提高市场规范效率,降低资本市场信任成本,重塑资本市场信用管理体系。
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小峰告诉记者,选择梧桐链作为上股交最合适的底层技术和解决方案,基于两点原因:第一,梧桐链是同济区块链研究院牵头研发的安全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平台,是国内最早启动的自主可控底层技术研发平台,早在17年3月就启动研发,是第一家经过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熟度测试的国产底层技术平台,完全满足央行的金融区块链技术标准;第二,梧桐链具有丰富的产业金融生态,包括金融、产业、司法、政府等多家大型机构采用了梧桐链底层,梧桐链团队也有丰富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实施经验,能够设计支撑多种复杂应用场景。
目前,上股交区块链建设试点已能够实现市场内全部企业、中介机构、投资者数据上链,涵盖挂牌、展示、托管、交易、资金、信息披露等全部业务数据,进一步规范了市场行为并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为证监会创新监管模式、重构监管链生态提供蓝本。
深化区块链与业务场景融合
对于为何选择上股交作为首批试点之一,上股交总经理张云峰认为,除了上股交一直在体制机制和标准化资本市场模式运营上依法合规、风险可控,为试点区块链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块链本身具有消耗计算机资源大的特点,因此股权交易市场交易量小、投资者少的特性使得区块链业务试点更加易于实现。
当前,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整体融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其中除了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外,市场建设的信息化治理水平问题也导致市场存在信任成本较高、业务流程繁琐、监管难度较大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市场交易活跃度和融资效率。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系统都向集约化趋势发展。而当前我国34个区域性市场各自建立了信息技术系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集中统一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后台管理创造了可能,能够帮助各市场将更多人力、财力、精力放在探索业务创新上,在前台展业中各自发挥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良性竞争局面,真正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融合发展。
下一步,张云峰表示,上股交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与其他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对接,构建并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生态系统;致力于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与革新,共同构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联盟链,并着力推动其他层次资本市场引入区块链,最后实现法律法规制度的创新突破,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革新。